武夷山有植物寶庫之稱,是世界同緯度帶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會議室出租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近日,《江西省武夷山國家公園條例》《福建省武夷山國家公園條例》均獲通過。武夷山國家公園將告別“一園兩治”,兩省攜手守護一座山有了依據。

省際協同立法

2021年,武夷山國家公園正式設立。

武夷山國家公園跨江西、福建兩省,是中國唯一一個既是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國家公園。

近三年來,同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江西和福建兩省,圍繞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建設和管理開展了諸多協作,但江西片區原有《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和福建片區原有相關法規已不適應國家公園建設需要,存在管理體制不順、執法力度不足、公眾參與度低等問題,制約了武夷山國家公園的高標準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提起武夷山,大多數人想到的是福建武夷山私密空間。其實,武夷山呈南北走向,是贛閩兩省的界山。江西片區位于武夷山山脈的西北坡、福建片區位于武夷山山脈的東南坡。”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鄒思成說。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做好武夷山國家公園的保護和管理工作,2023年,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片區)立法工作列為年度重點立法項目,并與福建省開展省際協同立法。

記者了解到,江西福建兩省通過同步立項、起草、調研、審議等方式,聯合改稿十多次,草案修改56次,最終達成一致。

福建省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兩省協同立法讓武夷山國家公園實現了“一園一法”,破解了過去多頭管理、交叉重疊以及省際間存在的部分管理領域尺度不一、寬嚴各異等問題,填補了此前在擅自放生、野外探險等方面的管理空白。

“從‘各自管護’到‘協同立法,一山共治’,贛閩兩省的跨區域生態保護實踐,為全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提供了新的探索。”江西省社科院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志萌說。

實現綠色發展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

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片區,密林蒼翠、蟲鳴陣陣。桐木河西側,一棵樹枝梢下垂,樹冠成塔形。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車盤保護管理站站長徐新宇說,這是中國特有的第三紀殘遺植物、珍稀瀕危物種、植物界的“活化石”——南方鐵杉。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片區內保存有全國連片分布面積最大的南方鐵杉林,面積達1560公頃,其中林齡200年以上的過熟林面積達400余公頃。

據了解,武夷山國家公園九宮格江西片區共279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1.7%,保存了江西45.1%的高等植物和57.7%的野生脊椎動物遺傳基因。為此,《江西省武夷山國家公園條例》中特別點明了具有“江西烙印”的保護對象,如南方鐵杉、黃腹角雉、黑麂等野生動植物。

記者了解到,兩省武夷山國家公園條例不僅為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原真個人空間性、完整性保護構建了嚴密的法治體系,還在原住居民保護、綠色產業發展、社會公眾參與等方面加強規范,力求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與民生改善。

武夷山國家公園的奇峰險峻之間藏著許多茶樹。多樣、完整的分享生物鏈和茶產業相得益彰。

茶產業是贛閩的富民產業。記者翻閱兩省武會議室出租夷山國家公園條例發現,條例皆設置了專章推動贛閩協作,提出要加強茶文化和種茶、制茶技術交流。

“鉛山河紅茶和福建武夷山紅茶是同根同源,協同立法有助于我們把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等統籌起來,加強兩省茶產業的綜合實力。”江西省鉛山縣茶行業協會會長夏田輝說。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楊潤華表示,贛閩兩省協同立法,為武夷山國家公園的保護、建設共享會議室和管理提供了法治保障,將提升武夷山國家公園的保護管理水平,保障國家生態安全。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