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近5年來,我國平均每年產生4億部以上廢舊手機;“十四五”期間,手機閑置總量預計達60億部。龐大的存量為手機回收市場提供了廣闊空間。不過,目前二手手機行業面臨著交易市場欠規范、標準體系不健全、用戶信任缺失等問題,僅有較少比例的閑置手機能夠進入專業的廢舊手機回收平臺、“以舊換新”活動等回收渠道。廢舊手機都去哪了?回收堵點卡在哪?如何推動回收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作為“消費促進年”的一項重點工作,消費品以舊換新成為今年的熱點話題之一。而消費品“煥新”后,大量舊產品特別是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問題也備受關注。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大量舊手機被用戶淘汰或閑置。中研普華研報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手機閑置總量預計達60億部;企鵝智庫數據估算,我國二手手機潛藏價值超過6000億元。龐大的基數為手機回收市場創造了巨大供給和發展教學空間。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手機回收利用產業進入發展機遇期,各類回收平臺、回收模式不斷涌現。但與此同時,手機回收市場還面臨著標準體系不健全、綜合處理能力不足、用戶信任缺失等問題,發展亟待規范。如何利用廢舊手機的資源價值、規避其帶來的風險隱患,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市場空間有待挖潛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廢舊手機回收的去向主要是再銷售及環保降解兩類。質量好、無損壞的可以直接作為二手手機銷售;質量差且損壞嚴重或部分功能損壞的拆解為備件,或翻新后銷售;嚴重損壞或型號老舊的回收后直接用于提煉金屬資源。
廢舊手機經過規范化處理后,對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測算,每單二手手機交易可以實現約25公斤的碳減排量。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秘書長郭占強表示,協會曾對二手手機回收、銷售市場進行走訪調研,目前一部手機的平均壽命在2.2年左右,近5年來,我國平均每年產生4億部以上廢舊手機,但進入二手閑置平臺等新型回收渠道參與回收利用的只有10%左右,超半數被閑置在家。
近幾年,由于智能手機的質量和耐用性顯著提升,以及大眾消費習慣的改變,不少用戶愿意選購廣受市場認可的品牌二手手機。大學生徐剛拿著新入手的iPhone14告訴記者,“95成新以上的手機比全新手機便宜2000元左右,性價比很高”。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布的《廢舊手機回收與利用公眾行動手冊》指出,促進二手手機的流通和交易,對用戶個人而言可以得到經濟補償,對社會而言,除了具有環境效益和資源效益外,二手手機的回收和交易也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在可觀的利潤和廣闊的市場吸引下,越來越多企業加入這一賽道。近年來,閑魚、轉轉、愛回收、回收寶、同城幫等回收企業利用互聯網優勢,打通用戶和企業之間的信息屏障,促進了閑置手機的回收和再次銷售。此外,手機品牌商和銷售渠道也在推動手機回收市場的發展,通過以舊換新等策略,鼓勵用戶出售舊手機。
“我們保證回收的二手手機都可以直私密空間接銷售,均價在1000元以上。”同城幫CEO鄭立群告訴記者,從平臺交易來看,購買二手手機的用戶偏好不同,但整體認可度很高。
閑魚數碼電子行業運營負責人張普表示,閑魚依托“互聯網+回收”模式,為手機數碼用戶提供上門回收、門店回收、郵寄回收等服務,其中,上門回收覆蓋100個城市,可以做到當面質檢、當面收款。在過去一年,閑魚平臺多個品類循環訂單呈增長態勢。其中,手機所產生的循環訂單同比增長17%,從人群上來看,東部地區用戶及青年群體是閑置流通交易的主力軍,35歲以下青年占比超65%。
在北京大興綠地繽紛城購物中心的“果粉師傅”門店,記者看到標注著品牌型號、成色等信息的二手手機整齊碼放在展示柜里。店鋪工作人教學員告訴記者,“對于二手手機,我們有自己的回收評估標準,也會利用一些專業二手平臺的小程序進行評估。品質好的二手手機將直接銷售,不能再銷售的會發往總部統一處理”。
除了回收平臺,一些手機品牌商也是二手手機流通環節上的重要一環,不少商家通過以舊換新尋求擴大銷售的機會。
榮耀終端有限公司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總監劉小軍表示,2023年,該公司回收了數十萬臺設備,從趨勢上看,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日常銷售中也鼓勵用戶積極參與以舊換新項目,讓閑置手機充分發揮價值”。
在北京市一家華為專賣店,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銷售新手機時會鼓勵用戶以舊換新,舊手機回收價格會參考合作平臺的評估標準,如果用戶認可就可以當場置換,舊手機則由合作平臺回收。近兩年,門店參與以舊換新的消費者數量持續增加。
萬物新生集團(愛回收)執行總裁王永良認為,“不同于二手房與二手車的高市場滲透率,二手手機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目前仍是一個滲透率較低的行業。許多二手設備處于閑置狀態,沒有進入回收利用及再流通渠道,仍有大量空白市場等待挖掘”。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加快“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推動二手電子產品交易規范化。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政策將進一步刺激二手手機市場的規模擴張,以舊換新將成為推動二手手機回收市場發展的重要動力。
回收體系仍存堵點
與手機保有量和報廢率相比,我國手機回收率仍然較低。王永良分析指出,傳統的二手手機市場以個體經營為主,回收渠道相對分散,流通效率提升空間較大。對用戶來說,由于回收過程信息不對稱,缺少統一的質檢與定價標準,討價還價耗時耗力,加之對數據安全、隱私泄露等的擔憂,用戶回收意愿較低。
在鄭立群看來,劣幣驅逐良幣是目前二手手機行業良性發展遇到的最大障礙,比如,一些“黃牛”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收售二手手機,干擾了正常市場秩序,無法保障用戶的隱私安全。由于手機來源無法驗證,用戶的財產風險也相應增加。
盡管近年來有不少“正規軍”加入這一賽道,但二手手機交易依舊存在諸多痛點。“由于交易物非標準化,買家與賣家之間存在信息差,一些渠道交易不透明使得信任難以建立。從企業角度看,二手生意雖好,但卻是一門慢生意、苦生意。”轉轉集團CEO黃煒坦言。
劉小軍表示,目前,一些用戶對手機回收的認知較淺,很多舊手機持有者“不愿賣”,只有一小部分用戶選擇在平臺回收或者以舊換新。
記者在一家位于大型商場內的品牌手機專賣店隨機采訪了10多位購買新手機的用戶,當面對是否準備把舊手機轉賣出去的問題時,僅有兩位表示已將手機分別放到了轉轉、閑魚和京東回收平臺上。
40多歲的用戶楊洋告訴記者,家里已經攢下了10多部廢舊手機,“專程送到線下回收點太麻煩,線上交易還要打包快遞,最終也賣不了多少錢,實在懶得折騰”。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多達數萬條有關二手手機的投訴集中在檢測報告與產品實際情況不一致方面。比如,買到無瑕疵二手手機,經過專業設備檢測后卻出現微瑕疵,或者廢舊手機實際成交價格與事先估算價格相差較多等。
經過測試,記者的一部舊手機在轉轉小程序評估回收價為810元,在線下門店由店員現場評估時只有575元。對于差價問題,轉轉集團北京西鐵營門店店長何家歡說:“線下門店用藍光設備檢測到手機邊緣和攝像頭有輕微劃痕,從而影響了估價。”
多位受訪企業工作人員介紹,用戶自己預估時,由于缺乏專業工具,很難看到一些細微劃痕,而劃痕正是影響手機估價的重要因素。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表示,手機型號五花八門,配置差別也很大,非標準性的二手產品更是情況復雜,用戶難以判斷質量優劣。建立一個成熟的鑒別系統,對于優化二手手機回收過程至關重要。比如,轉轉推出“官方驗”服務對手機進行嚴格質檢,根據功能、成色等因素判定手機新舊程度,并出具質檢報告,最終給出合理的市場定價。
相較于交易過程存在的堵點和風險,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不少用戶更為關心的問題。楊洋告訴記者,家里閑置的手機中大都存放著重要照片、通訊錄、社交平臺的聊天記錄、購物平臺的交易記錄等,“如果不能徹底清除這些隱私信息,擔心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麻煩”。
許峰是一位國產品牌手機用戶,平均2年換一次手機。“我的廢舊手機全在家里閑置,每次換新手機時,總有一些資料、數據不能完全拷貝到新手機上,一些碎片化信息也可能造成隱私安全隱患。”
對于手機中的碎片化信息,有著5年數據恢復工作經驗的鄭立群解釋,“比如,手機里一個地方存了身份證號,另外一個地方存了手機號,這兩個信息單獨看都沒什么用處,但如果組合起來,就可能被用來套取用戶銀行賬號密碼。所以我們在做二手手機隱私數據粉碎時,會無差別地把碎片化信息也一并粉碎”。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許光建認為,如今,手機不僅是一種溝通工具,還關聯著用戶的財務、身份等信息。如果信息安全問題能夠得到規范,二手手機市場將會有很大擴展。
針對隱私安全保護問題,保障用戶舊手機內的信息不被泄露,相關企業正在積極探索。萬物新生集團(愛回收)除了為用戶面對面做隱私清除外,在后端運營中心經過質檢定級后,還會對舊手機進行深度隱私清理,并向用戶發送隱私清除報告。
劉小軍表示,榮耀的回收商有專門負責隱私清除的板塊。有的回收商還自主研發了二手電子產品數據清除系統,有效保障用戶隱私。
“閑魚會對回收手機等數碼產品進行2次數據清洗,為用戶信息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張普說。
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劉銳建議,研究制定二手瑜伽場地手機等電子產品信九宮格息清除的相關標準規范,保障用戶的個人隱私和交易數據安全。
多方合力破解痛點
近年來,二手手機回收領域越來越受到關注,但由于市場相對較新,相關政策法規還不完善,尤其是在行業標準化建設方面還有所欠缺。如何在保護用戶利益的同時保持企業的發展活力,是擺在監管機構和企業面前的共同課題。
作為二手行業從業者,黃煒深知二手交易的堵點和用戶的痛點,“希望通過服務的改善、標準的建立,進一步加快行業的標準化和透明化,不斷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交易信任度和安全性”。
劉遠舉認為,二手手機回收產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主要是圍繞二手交易的天然屬性——非標和信任這兩個問題來展開,要通過各方合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2023年,中國舊貨業協會發布了《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 舊貨零售服務》和《二手貨(舊貨)鑒定機構能力基本要求》兩項團體標準,分別針對從事二手經營和二手鑒定的企業制定行業標準;2023年,多家平臺參與起草的循環回收移動通信終端系列標準獲批發布。包括二手手機在內的二手交易行業規范化發展和標準化建設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中也對推動二手電子產品交易規范化做出明確要求,并提出引導二手電子產品經銷企業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和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研究制定二手電子產品可用程度分級標準。
“二手行業標準化建立之路任重道遠,這個過程需要從業者共同參與和努力。”王永良說。
中國舊貨業協會副秘書長閻淼表示,透明度和標準化是行業發展的關鍵,“雖然轉轉、愛回收等企業都在嘗試制定企業、行業標準,但實際操作中,人測與機測也會存在差距,導致用戶對二手交易平臺的質量分級、鑒定估價等方面存在質疑。企業在回收評估、售后保障等方面要建立更加透明和標準化的運營體系”。
制定科學合理的質量分級標準并不簡單。以轉轉為例,該平臺對二手手機的質檢包括404道工序,涉及功能、成色、有沒有進水等75個大項。之前,針對劃痕就分為“無、細微、輕微、明顯和嚴重”5個層級。“分得太細,區分不同層級時會出現難以判斷、容易混淆的情況,導致評估時誤差增大。但如果一些標準定得太寬,同一個檔次浮動余地太大,一些買家又會覺得不公平,這就是兩難。”閻淼說。
為此,轉轉自主制定驗機標準,在質檢過程中,堅持“一物一驗”,并為符合條件的商品提供質量評估,從而增強買賣雙方的信任,并由此升級打造成“官方驗”體系。萬物新生集團(愛回收)針對二手手機建立了一套質檢分級標準,包含38個檢測標準、36個質檢等級。前端回收的二手手機經過中端質檢和定級,將“非標”的二手手機變成“標品”,再進行終端銷售。
黃煒表示,企業正在不斷摸索,希望可以聚合更多力量,加速二手九宮格手機行業標準體系的完善,推動行業良性競爭和快速發展,讓用戶真正做到省心賣、放心買。
劉小軍認為,在二手手機交易與服務行業,越來越多的規則正在被明確,為行業合規運營和可持續健康發展帶來了顯著推動力。相關企業應就用戶關心的問題提供更多技術保障和權益保護,讓用戶無后顧之憂。此外,各回收商應著力提升自動化質檢技術,減少主觀因素對質檢準確率的影響,推動企業運營效率的提升,進而促進行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張普建議,進一步推動更大范圍的二時租場地手手機數碼產品交易體系的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二手物品的鑒定、評估、分級等相關標準,并完善相應的評價體系、糾紛解決機制。目前,閑魚正在積極聯系有關部門、行業上下游,探索標準化建設。
“任何一個產業痛點問題的解決,都必須依靠市場本身的演化。”劉遠舉建議,在市場層面,加強回收網絡建設,提供便捷高效的回收服務;加強科技創新,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回收;加強產業鏈協作,推動制造商、銷售商、回收企業和再生產企業等各環節形成聯動。在管理層面,進一步健全相關法規政策,建立優化統一的行業標準,包括技術標準、質檢標準與定價標準等。在用戶層面,加強廢舊手機回收宣傳科普,在規避隱私泄露風險前提下,提升用戶回收意愿。
“不僅要通過規范市場來吸引用戶把閑置手機投入二手市場,有關部門也要加強對廢物利用、資源節約的公益宣傳,并通過消費補貼等方式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以舊換新和手機回收,喚醒沉睡的資源。”許光建說。